绿色金融跑出“加速度” 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

来源:国际商报 | 2022-03-15 09:47:32 |

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绿色低碳话题热度高企。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广阔,但要想跑出“加速度”,仍需在产品创新、标准建立等方面持续发力。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服务降碳,央行一直在行动,金融一直在行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在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表示,过去,央行形成了绿色金融体系,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向风电、光电等新能源领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大发展。现在,央行正在构建新的转型金融体系,将为包括煤炭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看来,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支柱,需要创新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金融商业模式。但对商业银行而言,目前绿色金融项目的痛点问题是回报率低、回报期长、潜在风险因素多、投资规模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难以计量。

因此,徐诺金认为,商业银行需要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模式,突破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短期化和规模化发展范式,创新长周期贷款产品,制定与绿色金融项目期限和利率相匹配的信贷方案,满足绿色金融项目的迫切需求。同时,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走“吃息差”的老路。商业银行要深入分析绿色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融资服务需求,综合运用信贷和非信贷两种融资模式,实现绿色信贷产品做优做强,将绿色债券做出特色,对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作出创新,提供综合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则从信贷支持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及评价标准,出台绿色信贷的监管激励措施,包括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降低再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投入比例并逐年提升,提高补贴确权贷款用途灵活性等。

完善碳市场建设

2021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不少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并加快中国与国际碳市场机制接轨。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健康有序,促进企业碳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李永林认为,要扩大全国碳市场规模,尽快明确其他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时间点及配额总量分配原则,提前预发免费配额;开放机构及个人投资者进入全国碳市场,降低其入市门槛;研究推出碳市场拍卖机制,探索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完善并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的碳排放仍属于生存排放和发展排放,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征收碳税时机逐渐成熟。因此,她建议加快碳税立法,以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中国目前的税制情况来看,将碳税作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税目是现阶段可以考虑的税制设计方向。”蒋颖表示,区别不同情况确定碳税纳税主体,谁排放、谁使用、谁缴税是确定纳税主体的原则。在碳税税率方面可以采取渐进式提高的方法,碳税的定价应尽可能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价格保持相对统一。

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和国内碳交易市场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碳数据质量至关重要。不过,蒋颖强调,目前国内在提升碳数据质量上,核查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有待加强,当前的核查机构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碳核查需求。同时,中国碳抵消机制尚不能与国际碳市场机制接轨,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三方审定与核证机构。

对此,蒋颖建议推动中国与国际碳市场机制接轨:首先,完善碳市场核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核查机构的监督和把控;其次,更广泛地纳入有公信力和专业能力的核查机构,提升数据质量,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最后,通过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三方审定与核证机构推动中国与国际碳市场机制接轨。(记者 晏澜菲)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